DSC_4898

今天來到台北縣三峽的客家文化園區,,當然這也是我們家看了東森YOYO台所介紹的YOYO博物館探險趣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於是我們一行人在中午的時間就浩浩蕩蕩地來了。

▼首先一進來就看到二樓的展示場,不道為什麼好像沒有什麼人,可能是中午的時間吧!好像我們來的太早了一點

 DSC_4903

▼在二樓的展覽館中展示一些客家的文化以及物品

 DSC_4911

▼而一樓的部份展示了客家茶,說實話整個展覽的部份有一些地空洞而無趣,不如電視所介紹地豐富,而且也沒有導遊解,所以其實也看不太懂客家的文化

DSC_4945

▼於是我們才花幾分鐘就逛完了整個的園區,正覺的無聊的時間,我們發現了草莓姐姐來做的艾草粄體驗實作

DSC_4953

▼於是我更趕緊的報名,一份為60元,有分紅粄以及艾草粄二種,我們就各報名了一種,原來這個東西就是我們台語常講的”紅龟粄”以及”草粄”,但是一翻國語國字之後就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了。

DSC_4950 

▼哇!在下午一點半準時開始了,大家紛紛開始進場

DSC_4969

▼老師們正在準備材料

DSC_4973  

▼這個粄作完之後可以立刻做來吃,太感人了,現作現吃

DSC_4980 

▼首先發紙

DSC_4992 

▼以及紅龟的材料                                       ▼老師上場

DSC_4997 DSC_5000

▼首先老師先講解板摸的使用方法,以及客家人食用粄的歷史

DSC_5002

▼然後紅粄的做法,是先金包銀,用紅色把白色包起來,這是客家人所稱的金包銀,這樣子才會有財富,然後放入料,再包起來

DSC_5006

▼然後壓入模具中

DSC_5008

▼在用紙

DSC_5010

▼將做的好紅龟放在紙上

DSC_5012

▼完成

DSC_5014

▼好了,看完老師製作之後,就換我們了

DSC_5016  

▼先來一個金包銀,哇!這位媽媽玩的好開心喔!

DSC_5023

▼在放入料,有蘿蔔絲以及紅豆二種,記得料不要放太多,像右邊的這位媽媽太貪心了,放了一大堆的紅豆餡,等一下烤出來就會變成紅豆餅了。

DSC_5026

▼在包起來

DSC_5032

▼壓平

DSC_5036 

▼最後再倒在紙上

DSC_5039

▼完成了,手藝真好

DSC_5042

▼然後在放上一點裝飾

DSC_5052 

▼這是艾早粄,我一直以為草龟粄的材料是綠色的說,沒有想到是白色的,可是等到經過炊煮的過程之後就會變色喔!

 DSC_5059 

▼包完料之後,就讓小朋友來裝飾了

DSC_5055

DSC_5062 DSC_5063

▼最後的成品放入蒸籠之中,接下來老師就會幫我們蒸好,這個過程大約要三十分鐘

DSC_5065 

▼在等待蒸炊的時間,可以帶小孩友來聽故事

DSC_5083

▼由於是端午節快要來了,所以老師講了一個龍舟由來的故事

DSC_5073 

▼聽完故事之後,還可以來到大廰來玩童玩,有高蹺以及扯鈴陀螺..

DSC_5085

▼在聽故事玩童玩之後,我們的東西也煮好了,哇!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

DSC_5110

▼天呀!真沒有想到手藝半桶的媽媽竟然可以做出這麼好吃的紅粄,簡直就是台灣的十大不可思議事件,連這幾位媽媽自己也不相信這是自己做的!當然各位一定知道,這個會這麼好吃都是因為老師用心先把材料用好的啦,不然那可能麼好吃。

DSC_5125

DSC_5124

客家文化園區還滿好玩的,結合紅粄以及艾草粄的實作以及故事屋和童玩的玩耍,也可以玩上一個下午喔!還滿有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踢被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