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t2a444a71271e44b28fdccbb92b43b874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一些的投資書籍或是許多所謂理財大師的言談,總是鼓舞大家多投資,千萬不要死死地把錢定存在銀行裏面,要把錢從口袋拿出來多多地滾動,最好把現金放在基金或是股票上來賺取利潤,如此一來才能打敗通澎,但是老實說我發現這幾年下來好像這些理財大師所說的話好像都不太正確,不管是定期定額,或是什麼績優股投資法,最後來來去去的都沒有辨法賺到什麼錢,我想也許是我運氣比較背,口袋沒有這些大師的深,加上沒有工作幾年就遇到了好幾次的景氣循環,股價都上上下下的,後來我才發這些的投資理論,都不正確,因為這些言論都是上個時代的東西了 ,一套理論要通吃每一個時代實在是太難了。

 

那這些書本上的投資理論有什麼問題呢?在這個時代遇到什麼樣子挑戰呢?

第一個景氣的循環速度越來越快,原本的傳統產業可能景氣的循環是二十年,但是演變為科技業之後,景氣的加速卻是越來越快,從早期的十二年一個循環,到後來的變成八年一個循環,再變為六年一個循環,科技世代的交替以及明星產業的換人速度,讓人咋舌。

第二個明星產業的換人,在科技業中,每一波的主流都在不停的換人,從早期的光碟片,面板,到這一波的LED燈..等,每一次的不景氣之後都會帶出下一波的產業新明星,形成投資大眾的集點,但也讓更多的股票成為水餃股。

第三個景氣掉的深度也越來越巨烈,科技產業的幅動就好像是如履薄冰,有個什麼風吹草動的,馬上就掉到三丈深淵,十分地可怕,而以科技業為首的台灣,往往受的傷害也是最重的,而平時所以的績優股或是高股息股,也會變成票房毒藥,政府基金的攻防重點。

因此在身處在這個變化巨烈的時代,其實這個投資的方法也應該有一點不一樣,大家可以發現在經過了這次的美國金融風暴之後,一瞬間大家都明白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這個現金至上論,原來當景氣差的時候,不管是什麼樣子的金融商品東西都會變的很差,從地產到股票再到其它金融商品,沒有一個不是處在賠錢的情況,就連平時最可靠的國家債券也大跌,黃金也摃龜,老實說根本沒有半點地方可以讓你逃過,所以只要你平時有投資習慣的人就可以發現,不管你買什麼產品,在此時此刻一定都是住在高級套房之中,根本就不可能有現金,就算是認賠殺出,也不會在去投資,所以這時這些狗屁投資理論都是放屁,什麼打敗通膨,這時存活下去就是不錯了,所以就算是景氣回來的時候,也最多打平或小賺,而如果科技公司在此時,受到重大的投資傷害,更是不會加碼去吸引人材以及趁機收購人家,就更難演出以小搏大的戲碼了。

因此身處在以科技業為主軸的現在,投資的思考應該會有改變,再也不是看什麼投資理財的書,在平時就要做投資理財的準備,更不用把野心放在如何打敗通膨,而是要更小心以及謹慎地思考著下次的寒冬要如何渡過,或是下次的谷底時,我的氣如何會比別人更長,在思考存活的當下,還能有餘力收購,畢竟現在的這個時代,景氣的循環的速度己經遠快於通膨了成長率,因此現金至上論,把錢笨笨地定存在銀行裏,也是一種投資策略的考慮,一般來說,成功有二個方法,一種是平時做的比別人好,另一種就是別人比你先倒,因此在投資之前,也應該思考著是不是我要保留一部份的現金,當做未來撿貨之用,或是在不景氣時仍然讓自己保有戰力,實力更厚,別人倒光光後,如何讓我能持續在戰場上,在能保有大量現金的時候,就算遇到不景氣時,整個心情也會大幅地的和別人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踢被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