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 
其實在買單眼機子的時候,我就有己經知道全幅機和一般APS-C機的差異了,這些的差些都是原於簡單地半導體元件物理特性,所以只要感光二極體越大自然信號的S/N越好,而另一個畫質的重點則是信號的動態範圍,在上一篇HDR的試作之中,其實我很早就體認到這一台D80和全幅機在動態範圍的差距,而在觀看別人照時也可以發現這個動態範圍的差距約有1~2個EV,而這個差距只要遇到反差大的場景立刻就可以分出高下,只有大太陽在或是烈日當空都顧的了天空,顧不了綠地。
不過以上的數據畢竟都是我個人的看法,因此可能不太正確也沒有什麼力,因此為了証實我的看法,我特別去DXO Mark的sensor網站,調出了幾台Nikon的機子來比較,竟然和Nikon D700全幅機一比,還真的差快1~2個EV,真是配服自己的眼力,但是這點其實並沒有什麼意外,畢竟D700的感測器這麼大一顆,怎麼比也應該比D80強,只是沒有想到的是D90的能力,竟然也可以和D700全幅機一較高下,沒有想到差一個世代的機種就可以演化如此之多,真是然後配服CMOS製程廠和設計公司的努力,在摩爾定律下,CMOS光罩好像開不用錢似的往下做,也不知道這個未來的極限在那了,在CMOS的高整合優勢下感測器可以整入更多的電路,我猜類似HDR的電路也被整入CMOS感測器之中,這樣子應該會引入一些缺點,如可能暗部的雜訊會升高..
dxomark_graph
當然除了Dyanmic Range外,最重要的還是訊號雜訊比S/N值,這方面果然還是全幅機吃香,不管拿什麼7D、D300s..等asp-c頂級專業機直接都是輸,在好的機種都會差3~6dB,反正在物理上雜訊noise 和W*L的面積成反比,面積越大Noise越小,這時還是感測器大片的好,而且重點是S/N差再如何後製也沒救,和音響追求破100dB的SNR一樣都是燒錢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踢被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