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一篇之後,看到營建成本瘋狂漲價後,你一定會和我這個平民百姓問,我民國92年在做什麼呀!我那可能笨到不知道建築成本瘋狂飆升就應該囤積貨物,房子也要買個二三棟再賣給別人,老婆也要娶個二三隻了,因為人事成本降低了說。

這個問題,我們要看了主處計的消費者物價增長率才知道,民國92年的時候,竟然物價的成長竟然是負的,你一定會大叫這個表絕對是政府作弊,而且更誇張的是民國90、91、 和92年都是負的,這個是真的假的,政府作弊作的也太大了吧!其實這個表反應的數據絶對是真實,電視和報紙都是不實的報導,但是為什麼營造成本漲成這樣子,而消費者物價卻是跌的呢?

其實有興趣的人可以到物價統計資料庫,查詢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計算,原來統計處是把所有的民生用品全總起來,最後得出來的一個指標,但是其中卻不包含營建成本,因為這個並不是民生用品,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定義,應該是指民生消費的物價,所以像是食物類,衣服類,房租.....等,而這些的確在92年前都是下跌的,其中房租竟然是下滑的,難怪當時的人都不太願意買房子,還記得之前大家還在吵到底是買房子好還是租房子好的爭論嗎?居然可以從這個物價指數也可以看出這個爭吵的原因,如果房租每個月漲二百,相信應該所有的人都會支持買房子吧!


結論:為什麼正常人沒有辨法馬上反應建築成本的上漲而採取避限的動作,或是切換投資策略呢?這個都是由於前幾年的低物價所至,從民國83年(1994)起物價就一路下滑,而從民國86年(1997)起,物價的成長率就都沒有超過2%,比銀行定存還低,講更白一點的就是你只要定存就可以打敗物價,錢也不會貶值,你看到這一點時是不是很想把一些所有理財的書全部丟掉,老實說,我己經把所謂的什麼富XX,xx理經,全部都拿去丟了,這些理財書完全不準還是不要看的好,話說回來,由於前幾年物價就開始徧低,到90年時更是出現負的物價成長,當然根本就沒有人相信,物價會持續長到那兒去,所以一但房價上來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會跌回來,因為根據你前九年的歷史經驗告訴你物價一定會跌回來的,所以房價一定也價跌回來的,而這種觀念以60年次前後生的人最為嚴重,因為剛從大學畢業進入職場,而面臨的大環境就是這種低物價水準的氣息,而且一直到92年前,物價都呈現這種一有漲幅,隔年就立刻跌回去的反應,運氣更差的是,這群人又遇到人生的重要關卡"三十而立"的大年,中國人的觀念都要成家立業,但是房價早就上去了,真是感嘆人生,生不逢時呀,筆者剛好也是6字頭的,看到以上的數據,也是一把眼淚,無限感慨中。



下一篇我想討論是什麼原因,所有的東西都在2001年開始漲,2001年發生了什麼事,也許知道原因之後,也可以開始準備一些投資或是避險的動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踢被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