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討論到供需面的問題,而且我們証實了台灣的房地產在這幾年的確出現了一波規模不小的需求

這表小弟重次整理的各縣市住宅短缺表,並除以各縣市居住的人數,所得到的各縣市平均每個人住宅的短缺情況,以台北為例,89年每個人短缺2.31戶,而台中市每個人有8.92戶可以住,此外回應上篇文章,從下表的確可以發現在92年前,需要面是持續一直在成長的,而92年之後卻出現平緩,並且有微微出現下滑的情況



而這能改變這供需面的變化,應該有什麼重大事情發生,才能有刺激這麼大幅的需要,引起這麼一波的購屋潮呢?能有這能耐的應該是只有政府有什麼重大政策宣告吧!,對!沒有錯,在民國89年8月時,行政院公佈三千四百億元三優惠房貸方案,企圖振興長期低迷的房地產,正有所謂一個鑼打不響,重點是此後更是用一連串的優惠利率加速房地產市場活絡,我們可以利用中華郵政公告定期儲金二年期機動利率歷史利率表來分析,並且將以上供需的數據結合在一起,得到下圖


大家可以發現,台灣的房地產的供需全完都是被利率所控制,和三通,高鐵,氣候異常,誰是總統都完全無關,只要利率一路下滑,需求就會一直增加,完全是民眾的心理表現,應該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吧!,這種表現也十分合乎經濟學的理論,而這個情況一直到92年利率反彈後正式宣告停止,而且由於利率的慢慢上揚,需求面也出現微微地下滑

總結:
台灣92年以前的一波購屋潮,這一波購屋潮完全都是由於利率快速下跌所形成的,利率越低,民眾購買的意願越強,由其是利率以每幾月就下跌一碼的速度在下滑時,更是大幅刺激民眾加碼購買,自然水漲船高,房價狂飆,但是利率上漲則會壓抑需求面的成長,所以我們可以觀察由台灣利率上升的速度以及央行的利率政策來推論未來的市場供需面變化,進一步推估房價的變化,以目前央行用龜速推升利率的態勢看來,應該會保持一波的行情,除非央行利率政策有出現重大改變,彭淮南忽然抓狂,一口氣加個3碼,不然真的不太可能出現大跌的情況出現,畢道人都叫喊出了”軟著地”的口號,就更不可能看到房地產崩盤,最多是慢慢的爬下來而己,不過可惜的是,這個數據只有到96年Q1,不然應該可以更接近現在情況,而且在2007年底出現美國次貸風暴,也增加變因,但是卻沒有數據可供分析真的十分可惜。

此外,利率的上漲會壓抑需要面的成長,而營建物價的上漲會使建商營運成本變大,所以大家要小心,這幾年可能有建商會倒的,這個可能是比預測房價還值得注意,大家買房子的時候要比以前更小心,買貴總比沒有房子好,你說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踢被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